"当前校园欺凌现象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频频发生,尤其是女生间的欺凌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校园欺凌既会对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伤害,也对欺凌者的健康成长不利。"

        了解青少年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整治有关现象和事件。

        1.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精力和体力都比较旺盛,有时候需要对外宣泄自己多余的能量,但心理上还不成熟,有时为了"面子"将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和不满发泄到他人身上。此外,有些学生本来就较为懦弱胆小,受欺负了也不敢吭声;还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这些人很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跟男生顽皮好动、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直接相比,女生往往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发泄情绪或达到某种目的。青春期的女生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而心烦意乱乃至情绪失控,可能会通过欺凌等方式将不满发泄到他人身上。


       2.家庭的教育方式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最早场所,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有些家长本身素质有限又忙于生计,无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指导,更有甚者,通过打骂孩子的方式发泄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致使青少年在早期家庭教育中没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对青少年而言,父母过分严厉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攻击感强、野蛮粗暴。而对于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得不到该有的关爱和教育,内心容易产生孤独感,缺乏安全感,当自身无法调节时,可能会通过欺凌的方式将这种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其实青少年的欺凌行为有可能也是在模仿父母对待他们的不当方式。


来源:网络,有改动